|
“澶渊之盟“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
说起中国历史,宋朝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个朝代,它开明、包容,人均GDP居当时的全球巅峰,国家富裕程度更是创历代王朝之新高!虽然宋朝创造了诸多值得我们后人称赞的成就,但其“重文轻武”的战略却始终为后人所诟病,好像整个南北宋几百年历史中,宋朝始终被少数民族欺负,直至崖山之战后,南宋彻底灭亡,也终结了封建王朝的最辉煌的时代!而要说宋朝刚开始建国那会,那也是南征北战、威名赫赫,那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其战略方针发生了改变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澶渊之盟”了,作为历史上争议非常大的“澶渊之盟”,宋朝的软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此,今天李夫子就带大家一起来深度了解一下“澶渊之盟”,让我们站在“宋真宗”的角度来审视一下下北宋的战略决策是否正确。
辽国的特殊性
在了解“澶渊之盟”前,我们首先要简单的了解下北宋当时的主要对手——“辽国”。辽国是一个很特殊的少数民族政权,它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和华夏民族和平共处百年,并践行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辽国主要有两个民族构成,契丹族和汉族。辽国因俗而治,开创出两院制的政治体制。汉人主体的南院在南边,和北宋接壤的就是辽国的汉人自治区。辽国和大宋最主要的争端就是燕云十六州,这是当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称子并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乞求辽国出兵反后唐。辽国欣然同意,并率领5万精兵击败了后唐军队,取了燕云十六州。
辽人获得燕云十六州后就有了进军华夏腹地的便利条件,时时刻刻威胁着中原大地。辽国政权持续了200多年的统治,这个是很难得的。五胡乱华、五代十国的少数民族政权都很短命,都是几十年而已。辽国之所以这么长寿,因为它们不纯粹是少数民族政权,而是一个少数民族和汉人联合执政的国家。比如汉人的韩德让,就是大辽权倾朝野的大臣,他的职务相当于宋朝的宰相。当时的辽国就是他和萧太后联合执政的。这是一对被举国公认的情侣。那时候辽国的皇帝年纪还小,国家基本都是他们情侣说了算。出征的时候,他们两个坐在主座,皇帝和大臣们一样坐在陪同位置上。
宋朝两次北伐失利
后来宋太宗统一了汉人地盘后,便潜心准备收回燕云十六州,毕竟这是华夏民族非常重要的地盘。宋太宗借着统一天下的威望,军心振奋,进行了第一次北伐。但是宋军在高粱河与辽军大战,结果宋军大败,宋太宗本人也身负重伤,一个人逃了回来。最精锐的野战军大部分都被辽军歼灭。
第一次北伐失败后,士气大溃,良将、士兵、粮草、装备损失很大。后来宋太宗又发愤图强准备了7年,把天下最能打的将领曹彬、潘美、杨业和几乎全部的野战军、军粮储备都赌上了,开始了赫赫有名的“雍熙北伐”。家喻户晓的杨家将的故事背景就是发生在这个时候的。遗憾的是这次北伐再次失败,而且是败得很彻底,最能打的几个将领也战死了,最有实力的20万禁军也被辽军歼灭了。自此之后,宋朝就一直处于被动,不得不采取防守,放弃了进攻。这就好比国家队主力去和别人打失败了,然后换上预备队也失败了。再抽调青年部队还是败了,实在是被打的没脾气,也没信心了。
宋朝对辽国实施贸易战
宋太宗虽然军事上败了,但是心里并不服气,于是又想了一个厉害的办法——“贸易战”!禁止宋人和辽国人做交易,违令者砍头。因为辽国的物质生产能力是远远不如宋朝的,他们需要的米面、丝绸、药材、铜器等等都需要从宋朝这里购买。而且辽国人没有铜矿,用的是铁矿,这么一来少数走私的宋人就提高物价,比原来的价格贵了十几倍,直接导致了辽国通货膨胀,民不聊生。按现代来看,这个效果可比百万大军更有效。
虽然说,辽国需要宋朝的很多东西,但其实宋朝也需要辽国的一些东西,于是宋太宗就想了个好办法——“偷”!宋太宗大肆收购马匹,如果从辽国偷回来一匹马,那就奖励20匹锦帛,折合当时是1万钱,而砍掉一个辽军的头颅才能得到5000钱的奖励。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所以很多边民就成了小偷,跑到了辽国去偷马。辽国的汉人也把马偷偷的卖给宋朝,于是宋朝就这样用贸易战得到了自己稀缺的战马,让辽国陷入了通货膨胀。
玩经济契丹人哪里是宋人的对手?通货膨胀之后,辽国又发生了天灾,导致了大饥荒,大量的辽国汉人偷渡到了宋朝,要求成为宋朝的国民,慢慢的局势开始逆转。辽国人玩经济玩输了,他们又不得不拿出他们的最后绝招——“暴力”!这个时候宋太宗已经去世了,他的儿子宋真宗是新天子,为了报复宋朝,辽国皇帝又来了次御驾亲征,带领了二十万大军直奔开封。当时很多大臣都劝宋真宗放弃开封,跑到四川或者南京。宋真宗是皇宫里长大的,从小没有经历过战场,面对父辈都打不过的辽国,内心也是非常畏惧的。
澶渊之盟签订下的大背景
但是这个时候一个改变历史的人物出来了,他就是宋朝的名相——“寇准”!他力排众议,要求宋真宗御驾亲征,再次赌上国运,把能打的部队全部调过去,再打一次国运战,这个时候军队里最能打的也就剩军二代了,比如杨家将的杨嗣和杨延朗,但是比起他们的父辈,杨业、潘美们还是差距不少。这宋真宗也算是个勇敢的天子,他最终还是听从了少数派寇准的建议御驾亲征了。要知道这个时候宋军和辽军一共打了80多次战役,输了70多次,辽军的胜率在90%以上,事情后来的发展也有一些运气。
宋辽都还没有怎么打,辽军南京统军使“萧挞凛”在考察地形的时候被宋朝的大杀器给射死了。宋军当时有一个独步天下的秘密武器——“伏弩”,堪比射程超过100米的狙击枪。当时辽国的弓箭有效射程基本是30米左右,萧挞凛在三倍射程之外的地方看地形准备工事,结果没想到居然被一个哨兵给射杀了。这还了得?辽国军心一下子就动摇了,宋国这么厉害,还有这么厉害的黑科技。当然这也并不是辽国后来要求和谈的唯一原因,那时候辽国内部也有一些分裂,外部也面临着女真人崛起的威胁,辽国也担心腹背受敌,于是就派遣使者开始了和谈。这就是澶渊之盟,辽宋两国的大背景。
澶渊之盟签订,宋朝成最大赢家
宋国是内忧外患、新主登基、败多胜少,心理阴影面积大。辽国是国内饥荒、女真崛起、内部有人也想拥兵自重。所以其实这一次双方都不想决一死战,不然也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那么澶渊之盟是一个卖国的耻辱条约吗?其实对于澶渊之盟辽国内部的意见更大,都觉得是辽国的耻辱条约。从历史来看,澶渊之盟,宋朝的收益远远大于辽国,可谓是面子、里子都赚了。澶渊之盟的主要条款是什么呢?第一,宋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齿论。第二,宋辽以白沟河为界(辽放弃遂城及涿、瀛、莫三州),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第三,就是宋朝每年向辽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第四,就是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仔细来看这几条条款,第一条是辽国皇帝称宋真宗为兄长,辽国皇帝成了宋国皇帝的小弟弟,这个到底是谁占谁的便宜?明显是宋朝人嘛,面子上宋朝胜出。第二条,辽国放弃了三个州送给宋朝,相当于辽国割地给宋国,里子上宋朝仍然胜出。第三条就是最有争议的被后人痛骂的花钱买和平。可是这才多少钱呢?区区10万两白银加一些绢帛而已,10万对于宋朝意味着什么呢?北宋高峰期一年的收入是1.6亿两白银,相比于10万,就跟今天我们过年给亲戚一个压岁红包而已。而为此宋朝节约了多少军费呢?辽圣宗都喊宋真宗哥哥了,又割让了三个州给你,宋朝就每年包个红包给辽国,宋朝这便宜可谓是占大了。
再来看最后一个,双方互市,做贸易,赚钱的肯定是宋人啊,这里赚来的钱都是千万两,也就是说宋朝仅仅是把贸易中赚来的钱的百分之一还给了辽国。这么好的条件是宋人举国之力摆出拼死一搏的架势换回来的,居然被后来的教科书说成了耻辱的城下之盟。
澶渊之盟对宋朝的后续影响
我们再继续看看澶渊之盟之后的发展。首先,澶渊之盟对于宋朝的好处长远看更大,每年花费相当于10万两白银的压岁钱,却省下了几千万两的对辽军费,这个还不算战败的成本,大家也都知道两国交战基本都是宋人战败。其次澶渊之盟之后,两国结好,辽国成了宋朝对抗后金的缓冲地带。辽国帮宋朝扛住了女真人的疯狂进攻,一直扛到了辽国被后金灭国。第三,澶渊之盟之后,宋人迎来了百年的和平大发展时期,创造了中国古代最富裕的北宋。最后,民生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老百姓安居乐业,那些本想找机会造反的旧国贵族势力也安宁了,中央集权大一统得以实现。到了宋仁宗时代,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宋朝的经济、文化、粮食、人口、财政收入都达到了巅峰,仅仅商业税就2000万贯,名户1900万户,远远超过了唐朝的巅峰。
李夫子说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到宋仁宗才18年而已。也就是说宋人用了短短18年,就把一个内忧外患、濒临解体的政权登上了盛世巅峰,给经历了200多年的乱世画上了一个句号,给当时的人民过上了渴望已久的和平富裕的生活。所以无论如何,澶渊之盟对于当时的宋朝来说,真的是百倍利好。如果当时宋真宗反其道而行之,坚持战而不和的话,恐怕后来就没有中国历史上第一富的朝代这一说法了,甚至还有可能是直接被灭国,那么五胡乱华的历史恐怕又要再次上演了。
当然了,凡事都有两面性,也正是澶渊之盟的签订,北宋承平百年,才会导致军备松弛、军队无战斗力,最终成为文官一言堂的现状,这也直接给后人造成了一个“弱宋”的不良印象!各位小伙伴不知道大家对于澶渊之盟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分享哦!
(责任编辑: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