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喜欢用价格来衡量价值,这本无可厚非,好东西就该有个好价格。一分钱一分货是老祖宗经商之道的传承,也是消费者选择商品的依据。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一些规则也在悄然的发生变化。花高价买次品,同质同时同地不同价已经屡见不鲜了。规则在改变那我们的消费观念是否还要一直坚守“一分钱一分货”的原则呢?
有人认为钱花的多一定就是好东西!有这种消费观的人不在少数,都认为只要钱花到位,东西自然就好!这完全是自欺欺人买个心里安慰!如果碰上良心商家你这招说不准好用,要是碰上一个稍微黑心点的商家你这钱就是打水漂都不会有声音的。一个做生意的朋友告诉我,2006年前后他在本地一家购物中心里面有个柜台,专卖从国外过来的商品。他所有的货都是孤品,只有一件。其中有双拖鞋进价是26元,自己随手标了一个1800元。结果有一天一个顾客相中了这双拖鞋,问价格后二话没说直接掏钱买走。这朋友当时都有些错愕,本以为随口报价1800元对方会狠杀价格,已经做好了最低一折处理,哪知道对方根本不按套路出牌!直接成交。事情虽然过去十几年了,但是朋友在说起来这件事的时候还是有些兴奋,或许碰上这种如此唯价格论的消费者比中彩票几率还小吧。
无独有偶,这是我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新房装修的时候需要铺装地板,之前装修都是去市郊的一个地板批发城,价格相对便宜很多。这次装修,妻子说可能要居住十几年,所以装修材料选择好一点的。所以去了号称世界最大卖场的一个家居商场,选择了一款地板还是赶上人家做活动降价促销每平方米是125元,数量有限马上就要结束了,感觉像是捡到大便宜一样赶紧交钱走人。隔天去市郊的批发城买点装修用的小件,顺道瞄了一眼地板,也忘记当初是出于什么心理就问了一下价格。同样的品牌,同样的型号、同样的款式,总之啥都是一样的要价80元每平米,如果诚心要价格还能便宜!听完心里是拔凉拔凉的!这也让一直唯价格论的妻子着实上了点火。
一份货,两份钱这种现象在很多时候都是存在的。 就是因为购买的地点不同,购买的渠道不同价格也就有了差别。很多时候购物消费是一个习惯性,如果经常去大商场就不会关注批发城,习惯网购就不愿意逛商场。前几天一个朋友来办公室闲聊,说是最近学会看直播了,还在直播里面花158元买了一个比较潮的打火机。我用某宝当中“照一照找同款”功能搜了一下,里面很多同款,价格从65-108都有,比直播当中卖的便宜很多。价格高、没售后这是直播购物的一个弊端。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喜欢通过直播购物,喜欢很多人抢购的火热场面,喜欢被里面的主播一口一个“老铁、感谢”之类的尊崇感。
花钱是一门学问,同样的钱给不同的人会买到价值不同的商品。 笔者作为消费者一直秉承一个原则:能看懂的东西可以多花钱,买好货,因为你买的东西值这么多钱!看不懂的东西多看多问,少花钱,买适合的就好。能看懂意味着你了解这个商品,能够分辨好坏,所以自然花高价买好东西也就值得。要是看不懂那就多看几家,然后从中选择一个价位适中,相对偏低一点的。再就是积攒生活经验,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掌握了自然就会做到少花钱买好货。
还是那句话,不要迷信价格,也不要迷信一分钱一分货的定价规则,钱是自己的,别跟钱过不去!消费购物路漫长,且购且涨知识;钱是自己的,且花且珍惜!
(责任编辑: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