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安徽三千年古镇遭洪水围困-安徽古镇遭洪水围困

[复制链接]
查看: 481|回复: 0

8万

主题

8万

帖子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0116
发表于 2020-10-28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段时间暴雨天气好不容易停了下来,大家享受了几天晴天,这几天又开始下大雨了。很多地方的洪涝还没被控制住,再下大雨的话这样会加剧洪涝灾害的。据小编了解,安徽三千年古镇就遭到洪水围困了,情况感觉非常严重,大家跟小编一起去看看现在怎么样了吧!







安徽三千年古镇遭洪水围困



受连日强降雨影响,安徽巢湖市柘皋河水位暴涨,三千年古镇柘皋镇大部分街道被淹。7月26日,当地防汛救灾指挥部发布公告,要求部分居民晚上6点前撤离。为减少损失,居民用各种工具蹚水转运物品。



据安徽省应急管理厅消息,截至23日18时,持续强降雨已致安徽700余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逾290亿元人民币。



安徽省合肥水文水资源局发布洪水红色预警:巢湖仍在超历史洪水位以上



安徽省合肥水文水资源局消息,安徽省合肥水文水资源局2020年7月27日8时30分发布洪水红色预警:当前巢湖仍在超历史洪水位以上,呈高位波动缓退状态。杭埠河、裕溪河、南淝河仍在超历史以上洪水位,白石天河、柘皋河、派河下游段仍在保证水位以上;丰乐河桃溪以上已回落至警戒水位以下;西河仍在保证水位以上高水位缓落。







“长江2020年第3号洪水”在上游形成3.3万解放军武警官兵安徽战洪魔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26日14时发布消息说,“长江2020年第3号洪水”在长江上游形成,预计27日晚三峡水库最大入库流量在60000立方米/秒左右。



受强降雨影响,长江上游岷江、嘉陵江及向家坝至寸滩区间、三峡区间来水明显增加,三峡水库入库流量快速上涨,26日14时达到50000立方米/秒。根据全国主要江河洪水编号规定,此次来水达到洪水编号标准。



26日,长江委水文局发布长江上游寸滩江段、三峡入库洪水黄色预警,继续发布长江中下游干流城陵矶以下江段、洞庭湖区、鄱阳湖区、水阳江洪水橙色预警,金沙江石鼓江段、滁河洪水黄色预警,荆江河段洪水蓝色预警。







另据新华社电安徽地区26日普降暴雨,淮河流域防汛抗洪形势严峻。为打赢长江、淮河、巢湖抢险救灾攻坚战、持久战,3.3万余名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并肩战斗在安徽抗洪一线,加固堤坝、封堵管涌、处置隐患,全力以赴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从25日12时起,安徽省长江、淮河、巢湖流域相关地区进入紧急防汛期。东部战区安徽方向指挥组及时对接当地政府用兵需求,组织军地气象水文部门联合会商,研究兵力调动部署,做到“量情用兵、就近用兵、联合用兵”。



险情就是命令。指挥组从安庆、六安、铜陵、阜阳、淮南5个方向,向汛情严重的巢湖地区紧急调整任务兵力3000人,目前已全部抵达任务区域。



截至25日18时,安徽方向抗洪一线的解放军、武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已累计搬运物资1718吨,封堵管涌和泡泉1891个,填装沙袋715万余个,加固堤坝80公里,抢修道路60公里。







被洪水围困该怎么办



1、首先在室外如果遇到洪水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想到向高处移动,山坡、漏发、避洪台等。周围如果有屋顶、大树、高墙等,我们也可以暂时爬上去。这样可以暂时避免被洪水冲走。



2、我们一旦遇到洪水再选择避难场所的时候,一般是距离家最近、地势高、交通相对方便、卫生状况良好的地方。城市中发洪水,一般选择高层建筑的楼顶,地势高有牢固楼房的学校、医院等。



3、一旦被洪水包围,接下来要想的是向外界求救,要和110取得联系,暂时联系联系不上,也要想办法取得联系,然后向其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期间要不断发出求救信号(搜集一切可以用来当信号工具的物品,手电筒、口哨、旗帜、鲜艳的床单、燃烧的布条等),积极寻求救援。



4、在发出求救信号之后,在等待的过程中,一定要记得,不了解水情的情况下万不可下水,尤其是水流过急时。



5、另外遇到洪水的时候,可能很多电缆被损坏,在遇到垂下的电缆、电线以及倾斜的高压线铁塔,一定迅速远离,不要靠近,以免触电。



6、一旦发现救援人员,我们应该第一时间要挥动鲜艳的衣物、妻子、床单等,也可以用镜子、玻璃等由镜面的物品来反射阳光,到达发射求救信号的目的。这些常识一定要学会,这样能很好的自救。





(责任编辑: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创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XXXXXXXX
  • 客服电话:暂时没有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9点~22点

云服务支持

黑客联盟,快速搜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黑客论坛  Powered by©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