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2015年大滇制茶日记之28云南大叶茶的探索

[复制链接]
查看: 669|回复: 0

8万

主题

8万

帖子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0116
发表于 2020-8-8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茶结束,对大滇来说是新的挑战,春尾茶、夏茶接踵而至,这些茶的处理,同样是降低成本的关键。

做全产业链的痛苦之处在于,有效降低了茶叶的总体成本,但是一年四季下来,总有一些茶不那么适合制作普洱,为这些茶找出路,我们一直在探索。

根据云南大叶种茶多酚含量高的基本特性,对于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后发酵茶都是最适合的原料之一。我一直在研究红茶、岩茶、白茶工艺应用在云南大叶种的鲜叶上,这些年少量制作的古树红茶即是一些例子。而今年,我把目光转向了白茶。

白茶的性格温和,显然不适宜用白茶,耐泡度强于小叶种,这个是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复合萎凋。室内+阳光的复合萎凋方式,使得茶叶香气更浓,内含物质保存更加完整。

第三个特点,是日晒干燥而成。日晒干燥,保证了未来的转化空间。

由于采摘方式为一芽二叶和一芽三叶,故大滇评级为寿眉级。建议茶友和福鼎、政和白茶同年份同级别白茶加以比较。

白茶的行话说,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我也想验证一下有没有道理,故制作此批茶。

大滇第一次制作白茶,用料属于春尾茶,更多意义在于推广品牌和消耗鲜叶,收回一些承包的成本,且本年度普洱行情较低使得茶山成本较低,故本次产品定位极低,仅供茶友学习。

(责任编辑: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创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XXXXXXXX
  • 客服电话:暂时没有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9点~22点

云服务支持

黑客联盟,快速搜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黑客论坛  Powered by©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