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刘伯温留下一本奇书,朱元璋为何找了一辈子?

[复制链接]
查看: 245|回复: 0

8万

主题

8万

帖子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0116
发表于 2020-8-10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朱元璋的一些故事,欢迎阅读评论。

  根据民间传言,朱元璋之所以能建立大明,除了自身的雄才伟略有关外,还与一位“军师”有关,这个人就是刘伯温。他不仅帮朱元璋打下了明朝江山,还将毕生所学写成了兵书——《百战奇谋》。正是因为这本奇书,朱元璋不惜屡次派人前去探寻,甚至,还拆掉了刘伯温的老宅。

  那么,这本神秘的兵书,背后到底有什么隐情,朱元璋为何执意要抢夺刘伯温的兵书呢?

  相传,在朱元璋立国后,刘伯温决意告老还乡。于是,安定下来的刘伯温,将生平经历的所有战场经验和领兵历程都记录了下来,使得《百战奇谋》由此产生。

  写完兵书后没多久刘伯温便患了重疾,在临终之际,他对儿子刘璟、刘琏嘱咐道:“《百战奇谋》是我一生的心血,本想将其献给皇帝,可是,皇帝疑心重,献上去他也不肯相信。为了避免这本兵书在我死后引发祸端,你们一定要将其烧掉,如此才可保全家平安。”

  叮嘱后没多久,刘伯温就在昏迷中去世了。正如刘伯温预料的那般,当其死讯传到京城后,朱元璋便立刻派出胡惟庸前来探望。说是吊唁,可胡惟庸到刘家的第一件事,却是寻找《百战奇谋》这本兵书。搜索无果后,胡惟庸只好直接询问刘琏兄弟俩,刘琏如实转告了兵书已被焚毁的事情。

  当时,胡惟庸知道刘氏兄弟的为人,他们根本不敢欺瞒朝廷。所以,丧事结束后,他便带着《百战奇谋》焚毁后的残存稿件,以及刘伯温要其转交给朱元璋的一本《郁离子》和一封信返回了京城。朱元璋一看胡惟庸带来的只是《郁离子》和刘伯温的遗书,便索性将所有书信稿件都扔在了一边。

  回到寝宫后,朱元璋越想越不安,毕竟,刘伯温写成的那部兵书汇集了其毕生智慧,若是被有心之人拿了去,肯定会威胁到明朝的江山稳定。况且,朱元璋十分了解刘伯温的为人,他将兵书视作生命,怎么会舍得烧掉。即使现在刘家没有了理想的传人,可是,刘家有子,子会生孙,难保以后不会出现能撼动朱家江山的后人。想到这,朱元璋坐立难安。

  之后,经过一番思虑,他终于想出了一个能找出兵书的计谋。

  话说,到了刘伯温“三七”那天,胡惟庸再次奉朱元璋之命来到刘家,并称其是奉皇帝之命取走刘军师生前的所有书信稿件。这次,胡惟庸的阵势像抄家一样,他将刘伯温家中的全部书籍、书信稿件都拿走了。可即便如此,他还是没有找到那本兵书。

  于是,胡惟庸向朱元璋汇报后,又在“五七”那天来到了刘家。

  他对刘琏兄弟传达了皇上的诏令:因刘伯温有功于朝廷,故皇帝决定在刘家老宅的基础上,为其建造“刘意伯府”。这样一来,刘琏兄弟就要到临时小屋中守孝,朝廷也可借机查找刘家老屋中可能隐藏的兵书。拆老屋的过程十分漫长,但直至结束,胡惟庸都没有找到所谓的兵书,任务就此作罢。

  到了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患病去世,终年七十一岁。相传,他在临终前曾叮嘱皇太孙朱允炆:“定要找到刘伯温藏匿的那本兵书,切不可让其落入外姓人手中。”可到底,朱允炆都没有找到所谓的兵书。或许,这本奇书是在等待它的有缘人。

  直到崇祯十七年,“闯王”李自成率兵攻入北京,在宫中搜出的书籍中,李自成发现了当年刘伯温书写的《郁离子》。李自成曾拜读过这本书的刻本,如今看到作者本人的手写稿自然是爱不释手。在翻阅这本书的过程中,李自成发现一些书页的折叠处出现了自然断裂。

  之后,他再仔细一看,竟然发现折页里写了字。

  于是,他好奇地读了几行后发现,里边居然是刘伯温写的兵书《百战奇谋》。

  看了书中的“料敌”、“用计”以及“布阵”等几章内容后,李自成激动地落了泪。从那以后,无论走到哪里,李自成都会带着这本兵书。从李自成的反应来看,刘伯温的《百战奇谋》应该是本兵书中的奇书。可是,写出如此著作的刘伯温,果真如影视作品渲染的那般“神通广大”吗,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刘伯温,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在智谋文化早熟、发达的中国,人们总是喜欢崇拜智慧人物。而在这众多的智慧领袖中,当属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与元明之际的刘伯温,最具代表性。在古人的笔下,这两位智者不仅神机妙算,甚至,可以“呼风唤雨”。不得不说,这样的描绘太夸张,使得诸葛亮和刘伯温都成了“多智而近妖”的存在。也难怪鲁迅会在其《中国小说史略》中,特意批评神化诸葛亮的小说《三国演义》。

  其实,在史料的记载中,刘伯温是青田县武阳村人。按照元代的行政区划,刘伯温的老家应在如今浙江省处州路附近。

  因为,江浙一带人文气息浓厚,再加之刘家祖上还曾在宋朝为官,故到了刘伯温父亲这一代,刘家依然保持着读书及第的风气。根据《明史》记载,刘伯温自幼聪颖异常,私塾老师还曾亲自对其父亲说,刘伯温并非池中之物,将来必定会成为光宗耀祖的大人物。

  据史书记载,刘伯温从小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尤精象纬之学”。在《明史》中,刘伯温的人生被勾画出了两条轨迹:

  一个、是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儒者”刘伯温;

  一个、是手摇鹅毛扇的“谋臣”刘伯温。

  两者并不偏废,然而,经过民间野史的一番渲染后,“谋臣”刘伯温显然压倒了作为“儒者”的刘伯温。于是乎,本来不无悲剧色彩的英雄人物,在各种光怪陆离的传说中,成了一个”滑稽多智“的江湖术士,全不复传统知识分子应有的气度和风范。

  元朝至元二年,进士刘伯温正式走上仕途,身任江西高安县县丞,官阶不高,大抵属于正八品。官阶高低倒是无所谓,毕竟,有才之人终是会遇到伯乐的。

  但是,真正令刘伯温心灰意冷的是,自己当前效力的元朝已经是大厦将倾的局面。众所周知,元朝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其江山完全是在马背上打下来的。正因为如此,元朝统治者普遍重武轻文,仍然奉行“马上治国”的方针。

  一开始,朝廷尚能稳固大局。可是,因为没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元朝统治的运行渐渐变得迟钝和腐朽,直至元顺帝时彻底崩溃。面对这样一个衰世,刘伯温无奈又失望。他作为饱读诗书的儒家知识分子,自然是极其希望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

  可是,当他在江西做了五年小官后,一切愿望都化为了泡影。在史书的记载中,刘伯温在江西做官时“政严而有惠爱”,当地老百姓都将其视作慈父,想来是干出了一番政绩的。可史书中也有记述“豪强数欲陷之”,即:刘伯温在江西做官时,当地豪强处处与他作对。

  或许是内心过于失望,刘伯温于1340年辞官回到了老家。当然,这段经历还是未能彻底打消其对元廷的期待。从那之后,他做了江浙儒学副提督,官至从七品。即使如此,刘伯温也无法对现状满意。至正十二年,他再次以身体不适为由辞官还乡。

  其实,对于刘伯温的两次辞官之举,后世众说纷纭。可是,无论其是否患病,刘伯温对元朝政权到底是越来越失望,这一点从其辞官后所著的《郁离子》中可以得到答案。



(责任编辑: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创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XXXXXXXX
  • 客服电话:暂时没有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9点~22点

云服务支持

黑客联盟,快速搜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黑客论坛  Powered by©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