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警惕!金融产品直播营销有风险,银保监会发布提示

[复制链接]
查看: 323|回复: 0

8万

主题

8万

帖子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0116
发表于 2020-10-29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警惕!金融产品直播营销有风险,银保监会发布提示

原题目:关于提防金融直播营销有关风险的提醒[本文来自:www.seo-6.com]

[原文来自:www.seo-6.com]

直播带货这一新媒体购物形式显现以来,受到消费者,尤其是年青年头消费者的青睐。个中,有些金融产物相关的直播营销行为存在风险隐患。为此,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珍爱局发布2020年第5号风险提醒,提醒社会公家:应注重甄别金融直播营销告白主体天资,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和渠道购置金融产物;卖力认识金融产物或办事主要信息和风险品级,提防直播营销中或者隐藏的发卖误导等风险;树立科学理性的金融投资、消费观点。



一、当前金融直播营销存在两方面首要风险



(一)金融直播营销主体杂沓,或隐藏诈骗风险



一是无天资主体“鱼目混珠”。因为直播平台开设账号根基无门槛限制,一些无天资主体私自开展金融产物直播营销,涉嫌不法或超局限开展金融营销宣传运动。甚至有所谓的“科技公司”“咨询公司”以投资虚拟泉币、外汇、收集理财为名进行诈骗。还有直播平台为吸引用户,承诺在平台充值后有高额收益并可随时提现,存在异化为不法集资的风险。



二是直播平台信息设置杂沓。有的直播平台信息设置杂沓,没有清楚展示分期、假贷等金融产物实际供应者,平台用户或者被营销气氛带动,在主体不清、风险不明的情形下激动消费。



三是非专业人士误导或诳骗。有些并不具备专业素养的人士自我包装为“理财专家”“保险专家”,对金融产物进行欠妥解读、欠妥类比。加之直播平台受众普遍,金融常识微弱、风险提防能力差的用户易受误导或诳骗。



(二)直播营销行为存在发卖误导风险



一是子虚或强调宣传。有的直播营销为博眼球,对假贷产物、保险产物、理产业品等搞强调宣传、噱头宣传:如“最快x分钟放款”“最长免息xx天”“免息”“首月仅需几元,最高几百万保障”“限时限量”等,但实际上多数消费者难以相符告白传播的免息前提、放贷前提或产物发卖局限,或“免息难免费”、隐含保费逐月递增等。



二是掉包概念、简洁比价。有的直播营销告白以万元乞贷需支出的日利息来强调息费低,易导致消费者对乞贷成本发生错误熟悉,但实际的综合年化利率水平相当高。有的仅对保险产物价钱进行简洁对照,却不具体介绍保险责任,有意隐瞒除外责任、分红收益不确定等主要信息,甚至曲解保险产物条目,传播“什么都保”,轻易激发消费者曲解。



三是信息流露、风险示知或提醒不到位。有的直播营销行为未能向观众充裕提醒金融产物存在的风险、免责条目等,或许没有效引起消费者注重的体式对权力义务、风险品级等主要信息进行解说,消费者或者在未充裕知悉风险的情形下被带动,购置了不适当的金融产物或办事。



凭据《关于进一步规范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的通知》划定,金融营销宣传是经营运动的主要环节,未取得响应金融买卖天资的市场主体,不得开展与该金融买卖相关的营销宣传运动。相关主体应在取得响应金融买卖经营天资的前提下自行开展或托付他人开展金融营销宣传运动。各金融机构该当落实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的主体责任,切实规范本机构及合作方的金融营销宣传行为。



二、消费者可从三方面提高风险提防意识



(一)辨明直播主体天资



今朝,大部门直播营销更倾向于施展流量指导感化,经由直播吸引消费者乐趣后,以供应购置链接或线下引流的体式,促使消费者购置金融产物或办事。消费者若有意购置,应弄清发布营销告白、供应金融产物或办事的主体,注重响应的金融机构、中介机构某人员是否具备从业天资,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和渠道。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在正规金融机构发卖渠道以外的页面随意供应小我主要金融信息、身份信息,提防欺诈风险和小我信息泄露风险。



(二)看清直播内容



金融营销在直播场景下,轻易显现因为直播时间限制或消费者半途旁观等原因导致的信息流露不足、消费者信息获取不全等情形。建议理性看待直播营销行为,在购置前充裕认识金融产物或办事的主要信息,如假贷产物的息费尺度、实际年化利率,保险产物的保险责任、除外责任、缴费要求,理产业品的投资风险等,树立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对峙科学理性的投资观。小心一些金融直播营销中信息流露不足、风险提醒不到位、明示或暗示保本无风险、保收益等发卖误导问题,避免自身权益受到损害。



(三)知悉金融消费或投资风险



金融产物与通俗商品有所分歧,一样需要凭据消费者或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针对性推介,而直播带货模式下无法有效识别每小我的风险承受能力,也做不到一对一地充裕沟通。公家应对此有理性、清醒的认知,不被直播营销所营造的气氛怂恿而盲目消费或激动投资,在认识金融产物或办事的合同内容、息费尺度、免责条目、风险品级等主要信息后,审慎评估自身是否可以承担或接管,凭据自身实际需乞降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当的金融产物。
点击进入:

(责任编辑: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创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XXXXXXXX
  • 客服电话:暂时没有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9点~22点

云服务支持

黑客联盟,快速搜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黑客论坛  Powered by©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