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美文 | 茶的浪费

[复制链接]
查看: 272|回复: 0

8万

主题

8万

帖子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0116
发表于 2020-8-10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冬日,有客来,是一女性,我为她沏的茶便淡了许多,说:“焐焐手吧。”自始至终,她果真把茶杯握在手心,只焐不饮,那杯中尤物,浮了又沉,绿了又黄,甚是可惜。又不可催她饮用,那等于催客走人。细想,真是恼人,客来不倒茶,按常情,视为缺少礼节,多少有怠慢对方的嫌疑;倒了茶,客人又没有饮的需要,任茶搁在那里,浪费了茶,暴殄了天物。







又一日,另有客人至,料他不会久坐,我小心翼翼地往玻璃杯中抖进几粒茶,礼节性地招待,没想到对方快人快语,直言不讳:“多放一点,我喜欢浓茶。”略窘,却大喜:此乃爱茶真君子也!







并非我舍不得分茶与客人同享,实在是我不愿意糟蹋茶。茶是好东西,可以多享用,但不可以有丝毫浪费。既然对方爱茶,那我就没有不慷慨的道理了。







中档的茶叶,较之粮食,也要贵上一二百倍,好的茶叶远不止这个倍数。茶叶的内涵,不仅仅是不菲的价格能完全体现的。生在茶乡,我了解茶叶的种植、生产过程,我理解茶叶。不显眼的500克茶叶,通常需要4万片一芽一叶的初展原料,而每一片叶芽,都要经过采摘、杀青、理条、初干、足干……虽说现在茶叶生产机械化程度高了一点,许多工序仍然离不开手工操作。而且茶叶不是四季可采,采了春茶,难有秋茶;采了秋茶,难有春茶,滥采滥摘,会伤了茶树。家乡以采春茶为主,谷雨前后,忙碌那么一两个月,制成绿茶,贮于冷库,长年销售。生在茶乡,根在茶乡,采茶、制茶的人群中有我父老乡亲辛劳的身影,茶在我杯中,别有一番滋味。







我惜茶,对茶有情,茶便对我也有情。 生在茶乡,不愁没有茶喝,舌之所触,又多是明前、雨前的好茶。因为其生在眼前,得之“容易”,许多好茶不公的命运常常令我为它们大大地鸣不平。那主要是公务活动中的茶。中国是礼仪之邦,客来倒茶,无可非议,却助长了一些繁文缛节,譬如,不管来参加活动的宾客是否有饮茶的需要,人人面前都必须倒一杯,雾气氤氤,来宾若喝了倒也罢了,便是物得其所,也是情理之中的事。遗憾的是,许多杯中之茶倒而不饮,那茶叶完全浪费在那里。“礼仪之邦”的另一方面是场面、面子,若为了节省一点茶叶,饮茶自便,那又坏了礼仪,乱了规矩,此乃书生短见,万万使不得。家大业大,浪费点算啥!这种建议,公务活动的组织者无论如何是不会答应的。







千真万确,我见过与我一样爱茶的迂夫子,那是一位茶场的老板。某部门有参观一类的活动路过他那里——仅仅是路过,看一眼,逗留一下,老板热情地为每一位来宾沏上场里最好的茶。但不等板凳焐热,不等茶汤冷到可以入口,我们刚刚看到形态几乎一致的茶叶在越来越碧绿的汤水里渐渐地站立成林,活动的组织者就招呼大家起身,赶往下一站,急得茶场老板几乎用哀怜的语气乞求大家:“再多坐一会儿吧,这么好的茶叶,哪怕大家尝一口,也不算浪费!





”天天与茶叶打交道的人,日久生情,情深如斯! 去外地拜访一位老先生,老先生乃耿直之人,平常我以学生之礼送他物品,他一概拒收,唯有一样例外——家乡的新茶。老先生也是爱茶之人,初次登门,见他以一大紫砂壶沏茶,以三两只小瓷杯倒茶,我这个在家独享一杯、铺张显摆惯的人,颇为不适,转念又认定老先生是最惜茶、最爱茶、最懂得喝茶的人:与人共饮一壶,饮多饮少,由客自便,同甘共苦,不会多浪费茶。这种饮法,在以赢利为目的的茶馆、酒店并不少见,虽是有经营头脑的人不得已的办法,若引用到一些公务活动中,亦不失为两全其美的好办法,既避免了奢侈浪费,又保全了“礼仪”的面子。真正对得住的,还是茶叶,还是生产茶叶的人。 北京日报 作者: 张正

(责任编辑: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创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XXXXXXXX
  • 客服电话:暂时没有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9点~22点

云服务支持

黑客联盟,快速搜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黑客论坛  Powered by©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