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明处低纬度高海拔,具有生产中小叶名优茶最优越的条件,是天然的名优茶区,是历史名茶之乡。昆明十里香茶、太华山(西山)太华茶和宜良宝洪茶,是昆明历史名茶的三姊妹。 十里香茶是昆明历史传统名茶,原产地就在昆明东郊十里铺、归化寺、两面寺一带。传统制法是:清明前后,从十里香茶树采摘初展的1芽1叶,经过手工杀青、揉捻、晒干而成。 十里香茶历史悠久,早在公元七世纪的唐代就有栽培。据《昆明县志》记载:“仅距城十里之外及其附近所产,名为十里香贡茶。”明代,昆明有“十里香茶馆”,专卖十里香茶,用吴井水泡饮,有“吃水要吃吴井水,喝茶要喝十里香”之说,家喻户晓,还流传“一杯十里香,满室皆飘香”的赞美词。《昆明市志》(1997):“清末每两茶高达滇币三元,到49年,一般茶一斤7—8角,而十里香茶每两可换大米10—12斤。 有关资料记载,十里香曾是云南的贡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还被评为名茶。可惜,今天茶园已荡然无存。 (综合) “十里香”的故事 一次,云南总督送一钦差回京。行至凉亭时,二人正在话别,忽然一阵清风送来一阵茶香。钦差随口说道:“这茶味很香哪,不知来自哪方?上次总督大人呈进的昆明雪梨,皇上已下诏,封此梨产地为呈贡,不知这茶比那雪梨如何?”“回大人,这是昆明的又一特产,十里茶,这凉亭十里铺一带盛产此茶,大人即可一饮。”说完,即命人取来十里茶,泡上龙潭水奉上。钦差一品,赞不绝口:“好茶,好茶。”继而他又低声对总督道:“当今皇上可是品茶能手啊。”总督大人即命:“速采十里茶一担,送进京城,献给皇上。” 三天后,一担精制的十里茶备好。总督大人命大将杨天光押送进京。这杨天光是一个刚直之士,对权贵,甚至皇上均不甚看重。加上钦差的一路宣传:“十里茶,香十里。”也是名声大噪。一路之上茶商不断,大家听到十里茶的大名,都想亲自尝尝。但贡品是封存有数的。于是普洱,滇绿,红茶等茶商都千方百计地接近杨天光,求其小施一点,一饱口福。杨天光竟擅自开封,让茶商们取一点。谁知这一开不要紧,每人一撮,竟把好端端的一担茶拿走了一半,看着空了的茶箩,茶商们都想让皇上品品自己的茶,于是各自都悄悄地将自己的茶捧一捧放进去。这样一来,一担十里茶变得五花八门。 杨天光将茶押送进京后,也未去参拜钦差,便直接把茶献上。皇上听说即命泡来,他大呷一口,又苦又涩,再看颜色,不红不绿的,他立即将杨天光召来询问。杨天光不明就里,伶牙俐齿,把个皇帝说得十分恼火。皇上将龙案一拍,立即传命,将此茶连根铲除,以保茶种纯正。 快马手持令牌飞奔到昆明,凉亭十里铺一带的茶树,一日之间被铲除干净,山光了,地荒了,云南总督犯下欺君大罪,和杨天光一起被押入天牢。直到此时,钦差才有所耳闻。当他问明原委后,便将云南总督赠与自己的十里茶请皇上品了一杯。“好茶,好茶,爱卿这是何品种?”“圣上,这是十里茶啊!”钦差将杨天光路上所遇讲完后,皇上非常懊悔,于是他下诏免了云南总督和杨天光之罪,还将杨天光留朝听用,同时还下诏,谁还保留有十里茶种,另有重赏。 但是老百姓可没有听皇上的诏令,都说皇上朝令夕改,不可信。却将偷留下的茶种在园中种植繁殖,很多年以后,十里茶的故乡才恢复了元气,驰名中外。 资料《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云南昆明·官渡卷》
(责任编辑:网络) |
|